找到相关内容1158篇,用时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即七觉支也。译成中文的意思是:七个成就正觉的因素。此是一切佛法真修实证的条件。不论是解脱、菩萨还是无上道都在修行的过程中须具足的。七觉支即:一念住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邪定和流转(生死),乃至于一切正法所带来的定心坚固成就(如解脱的四禅,菩萨的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无上道的实相三昧……)。七、舍弃觉支:舍弃即放下,完全地解脱,究竟地解脱,心无挂碍,究竟涅槃,圆满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1153025.html
  • 从与其他宗不教的分工谈佛法不共世间的实践

    。人天乘的佛法推广,其成就是确然,其必要性也是明显的,然而请记住:这些都只是一人天乘” ,只是导引众生的前方便,只是解脱的资粮位而已!佛法下共一切世间道德,不共一切外道的特质在“解脱” ,在“...实修”的方面表现出明确的分际了。问题是,住持佛法真正而又根本的力量,并非来自文字上的“高超”,或共世间、共的人间化事业与学术化哲思,而是来自解脱的完成与体现!  必须澄清的是:我们并非否认人天事业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3764118.html
  • 我的判教观

    ,使学人能依此对照,明白自己是在修学过程的哪个环节。  佛教虽宗派众多,但都是建立于解脱或菩萨的基础上。换言之,一切法门都是导向解脱或成就菩提的修行。回归到这个原点来看,我觉得,整个佛法修学大体可...的人生道路。也是一条以皈依三宝为起点,以自身成就三宝质量为终点的修行道路。  皈依是信仰的基础。因为皈依,我们才能遵循佛陀指引的解脱和菩提之修行,才能从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状态中脱离,开展以三宝为中心...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770527.html
  • 成都近慈寺护国金刚根本道场之巡礼(3)

    无间就是断除尽烦恼,无阻间隔地进入“解脱。”  所谓“解脱”,该经指出“已所应断障最初所得”。即从所应断除烦恼中解脱出来,证得“正理”和功德的修行。  解脱之后便进入“三余”。所谓三余即:加行道、无间解脱之余。证得解脱正理,功德不是就完事大吉,还要进一步的修行,便是三余了!  可见漫长的解脱,不通过学戒堂的学戒,加行堂的加行道的无间解脱三余是达不到目的的。学戒是修行人必...

    郑建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5656835.html
  • 什么是佛法大义?

    一部份是讲二乘——声闻、缘觉所修的解脱,另一部分是讲大乘菩萨所修的菩提解脱是讲二乘的行者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方法与行门;菩提讲的是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的证知,法界的实相讲的就是有情都有的...color=blue]  二乘的声闻、缘觉菩提,完全属于解脱,是讲如何把三界的贪着修除掉,可是在这些贪着修除之前,必须要见,声闻、缘觉的见道就是断我见。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4960209.html
  • 思惟十二缘起:三士道所依基础

    正道;如果希求解脱生死,就应思惟如何遮止随顺生死的集、进入解脱;如果希求佛果的安乐,就应思惟如何遮止下劣作意和法我执、趋入大乘方便和智慧的。因此,若始终在缘起上思惟遮止与进入,则能让自心转入三士道。...从善趣还灭的因缘,就能如理趣入解脱。   流转善趣的因缘有能引和能生二支:能引是真实义愚——对人无我愚蒙,以它造福业和不动业,导致在心中熏业习气;能生就是爱取有三支。   凡夫的特点是以受缘生爱...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十二缘起|三士道|次第|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08042118574.html
  • 修持金刚萨埵的意义[慈诚罗珠堪布]

    无常等修法。修持这些修法的结果,就是出离心。我们曾再三提到过,对于一个修解脱的人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出离心。   佛教中包含了人天道与解脱。   所谓人天乘(人天道),就是在皈依并相信因果轮回的基础上,尽量地持戒、行善,以寻求人天的福报,也就是后世或这一世的健康长寿等等。这样修法虽然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却与解脱毫无瓜葛 ,因为没有考虑到解脱的缘故;   所谓解脱,包含了大乘法和小乘法。不...

    慈诚罗珠堪布

    金刚萨埵|忏悔|业障|空性|罪业|加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22064031431.html
  •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

    四念处的修法一直是佛陀时代及上座部佛教徒寻求开悟解脱的主要法门之一。在大乘佛教,有人怀疑这个法门是声闻、辟支佛道,而不是菩萨,龙树菩萨针对这个问题回答说:「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正确且精进不懈,在七日夜乃至七年内,可获证三果(阿那含果)或四果(阿罗汉果)。这样的修行成果是很可观的。这确实是佛陀时代修行人修持四念处的成果,也对后代的学法者迈向解脱,有很大的鼓励作用。   脱离...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1040489.html
  • 佛教徒的自我关怀与社会关怀

    立命必须探讨的。  第三讲到人面对自我的问题;简单地说,自我是别人不能取代的,唯有自己去面对,譬如说;生老病死,没有人能替代你。佛教的自我关怀是生命关怀,亦即佛法的解脱。要知道佛教可分为菩萨解脱。菩萨是社会关怀,解脱是自我关怀;解脱是自度,菩萨是度他;解脱是出世,菩萨是入世。有人以为佛教是厌世的、出世的,那只是属于解脱的范围罢了。最近我到花莲演讲,顺便到慈济看一看,印顺导师及...

    宏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2248213.html
  • 成佛之导读

    弟子不同于外道,这可以转化为解脱和成佛的资粮。另外,本章也介绍易行的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可以摄护初心,去除恐惧、疑惑。而弥勒净土的法门则对现代人十分契机,不须一心不乱,也不强调发菩提心,只要归依三宝,布施,持戒,发愿,即可往生,跟随弥勒菩萨学习正法,将来随弥勒菩萨下生人间,龙华三会成就佛法,是易行而普及的法门。  “三乘共法”章是佛法的解脱,发出离心,依四谛、十二因缘,...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1257475.html